我院教师在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& Engineering》发表构建莫特-肖特基异质结构电催化剂调控甘油选择性氧化反应路径的新进展
电催化甘油氧化反应(GOR)在替代高能耗阳极析氧反应(OER)的同时,也能将甘油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,如甲酸(FA)—一种在化工与能源存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的关键中间体。然而,现有GOR体系仍面临法拉第效率低、产物选择性差、反应路径不明确以及依赖贵金属催化剂等挑战。
为了解决以上问题,学院科研人员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& Engineering(中科院一区top)发表了Tailoring the Reaction Pathway of Glycerol Selective Oxidation by Constructing a Built-In Electric Field in Mott−Schottky Heterostructure Electrocatalyst Ni(OH)2−In研究论文(2025,DOI: 10.1021/acssuschemeng.5c07070)。
作者采用“水热法制备Ni (OH)₂-泡沫镍(NF)+电沉积In”的简单策略,构建了Mott-Schottky异质结构催化剂Ni(OH)₂-In;通过XPS、XAS、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(KPFM)及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,证实异质界面存在电荷转移并形成强内建电场(BIEF),且BIEF强度可通过In的电沉积时间调控。
该催化剂展现出优异性能,在10 mA cm⁻²电流密度下电位仅1.22 V vs RHE,甲酸法拉第效率达93%、选择性达95%,且20次循环后性能稳定,优异性能可归结于:一是BIEF可重构催化剂电子结构(如调节Ni的d带中心),优化中间体吸附/脱附能力,同时In弥补了Ni (OH)₂导电性不足的缺陷,显著加速GOR动力学;二是Ni(OH)₂-In将GOR反应路径从纯Ni(OH)₂的路径B(甘油→乳酸→乙酸+FA)转向路径A(甘油→二羟基丙酮/甘油醛→甘油酸→乙醇酸→FA),降低了决速步反应能垒。此工作为设计高选择性电催化剂调控反应路径提供了“构建Mott-Schottky异质结构BIEF”的普适思路。
论文第一作者为李芳博士,通讯作者分别为香港理工大学王阳副教授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方彬博士后、淮北师范大学曹静教授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suschemeng.5c07070
作者介绍:李芳:https://nyxy.chnu.edu.cn/szdw/szjk/js1/content_132947
曹静:https://nyxy.chnu.edu.cn/szdw/szjk/js/content_133076
(文/图:李芳/审核: 李洪基/审校: 曹静/终审: 谢红霞 )

用户登录